泰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泰州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泰州,从“平安”走向“长安”
发布时间:2014-10-15     浏览次数:     来源:

“平安泰州”建设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强。
  近日,我省表彰2013 年度全省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我市被评为“全省平安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市”。这是继2011 年、2012 年后,我市第三次获此殊荣。同时,我市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据了解,全省连续三年受此表彰的地级市仅3家,我市是苏中唯一一家。市委书记蓝绍敏批示:“成绩显著,祝贺!”
  泰州正从“平安”走向“长安”。如今,在这座幸福城市里,技防、物防、人防日趋完善,不但覆盖了繁华城市街道,还延伸至乡镇、小区、单位、家庭,筑起居民身边的“安全网”。
  在这里,全市各级调处中心和670多个专业调解组织星罗棋布,覆盖婚姻家庭、劳资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
  在这里,社会管理服务三级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矛盾调处、便民服务工作拓展到基层,群众进一个门,就能办成所有事。


  立体防控,让群众感到平安就在身边


  3月22日,姜堰区前进路与变电所路十字路口发生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事故。案件发生后,肇事人逃窜,但很快就被公安干警抓个正着。他不知道,在“电子警察”的监控之下,他的一举一动早就在公安干警的掌握中,抓捕行动其实就像一场“瓮中捉鳖”。
  细心的市民或许发现,如今,行走在街头,不时会看到一辆辆警车在街头巡逻,各类监控遍布大街小巷。“住在泰州,老百姓们很有安全感。”家住南园新区的吴佩芬女士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筑环市域、环县域和环城区的“环泰防线”建设,推进城市巡防体制重组,启动城区特警、武警、巡防民警常态化联勤巡逻机制,并实行24小时无缝隙、全天候巡防。
  南京青奥会期间,全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将青奥安保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来抓,当好护城河,筑牢防火墙,坚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最后一米”,花最大力气,用最严措施,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专门成立了情报研判、矛盾化解、治安管控、督导检查等9个安保工作组,分条线统筹负责安保工作,逐层逐级落实责任,为实现“平安青奥”贡献了一份泰州力量。据了解,青奥期间,全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110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30% ,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8% ,全市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恶性刑事案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圆满完成了安保维稳任务。
  全面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单位……19个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在泰州大地蓬勃开展,让百姓感到平安就在身边。海陵区把出租车司机、三轮车车主、环卫工等特殊工种、特殊区域、特殊时空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组建“平安义工”队伍,使他们成为治安巡逻的“流动哨”、调解矛盾的“和事佬”、举报线索的“千里眼”、收集民意的“顺风耳”,保一方平安,守一方乐土。


  源头预防,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市全面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
  调解力量广覆盖,全市7个市(区)、98个乡镇(街道)成立了调处中心,1757 个村(社区)全部设立了调解室,成立各类专业调解组织670个,其中医患、劳资和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调解组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一个纵向延伸市县乡村、横向覆盖各区域和各行业调解网络已经建成,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调解手段全方位,不断完善公调、检调、诉调、访调对接机制,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变“各自为战”为“整体作战”,不断增强调解工作合力。据统计,每日接警量中,平均近三成属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可进行调解的治安纠纷,四成属经济、劳务、家庭等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员进驻派出所,与民警一起调解,是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外的矛盾纠纷调处模式,成功率相当高。”公安海陵分局城东派出所所长戚鹏说。我市健全完善了“四项排查”长效机制,市县乡村定期排查和分析研判矛盾纠纷,确保基层矛盾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使各层各级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调解模式多层次,全市探索形成了“调解超市”、“律师参与调解和信访接待”、“有请老娘舅”、“群众议事团”、“警务理事会”等工作模式,组织开展了“和谐使者”调解技能大赛和“首席调解员”、“优秀调解员”、“最美人民调解员”等评选活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参与调解。
  兴化市老圩乡村民陈某和李某是好友。去年10月,李某在陈某家帮忙发生了意外,双方家人发生纠纷并诉之法院。“有请老娘舅”兴化老圩乡人民调解委员朱学斌因势利导,疏导双方当事人情绪,让他们相互理解,最终达成了处理协议。
  

力量整合,把服务管理延伸到城乡社区


  近日,泰兴市民陈和扣女士来到泰兴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办事,15分钟不到就轻松办妥了。“以前,看似简单的事,办起来却很麻烦。”陈女士说,现在不用来回折腾了,相关手续在社区就能办好,到了服务中心便可直接办理。
  这一转变,得益于社会管理服务三级平台建设。近年来,我市大力整合各类资源,加强三级平台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三级平台建设的意见》,以市(区)级指挥平台建设为龙头,着力做强镇(街道)中端枢纽平台,做实社区基础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社会管理服务三级平台,“海陵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目前,县级平台基本建成,乡镇、村级平台建成率分别达到99%和95% 。
  “转变观念,把服务送至百姓身边,将三级平台真正打造成党委政府的‘110’、社会事务的‘多管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爱平说。
  我市社会管理服务三级平台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并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的充分肯定。
  从2011 年起,我市开始试行的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真正通过网格化社会服务了解社情民意,保障服务民生。如今,一张由13516 个小网格组成的大网,已覆盖全市城乡;每一寸土地,每个犄角旮旯都有社区网格长,实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